打造西域大唐时的盛世商道,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。
一个月时间,招工差不多到了尾声。
畏兀尔、回回、藏人,再加上布哈拉来的壮劳力仅有十二万人。
甘明兰摇头:
“不够,远远不够!南北两道的绿洲城池,荒漠里的驿站和地下水源,还有驰道的铺设。纯手工作业,哪怕就是百万劳动力投进去,三两年都完不成。”
田玖愁得紧:
“安西确实不比关西的人多,除了咱们的驻军,顶多还能从关西抽调二十万民工来。离百万还差得远呢。”
古将军满不在意的表示:
“大不了,咱继续去关内各布政司鼓吹安西移民政策呗?胡人王庭所在地,听起来就很富贵!”
“不行,这几年老移民带新移民算是犯了众怒,各布政使弹劾本将军的折子,说是都能装半间屋!他们得了教训对百姓离开户籍地外出,一定会慎重再慎重的。”
甘明兰有自知之明,此事干不长。
但,也不是完全没法子。
她可是后世来的。
于是乎,商都朝廷很快就收到了镇国大将军的求援信。
信里详细描述了,安西各绿洲的分布、物产,以及本地人口结构,以及接管后需要驻军修筑的关卡、驿站以及驰道等一些列基础设施。
照她的意思,如果从安西通往关西的沥青路全衔接上,横跨整个西域的行程最少能节约一半时间。
一半时间是啥概念?
对那些洋商来说,时间就是金钱。
再加之各卫所驻军沿路把守,安全感拉满,不比那茫茫大海海贸强得多?
镇国大将军各种规划,各种分析,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,安西的建设刻不容缓。
不但要建,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。
可整个西域算上驻军和所有移民,人口还不到三百万,靠他们完成这个大工程不知要猴年马月去了。
她提议,安西都护府与各布政司合作。
怎么个合作法呢?
就是各布政司每派出一位,年龄在十六到三十岁的劳力(男女不限),安西都护府除了给这些劳动力正常的工钱外,每年还给该布政司八两银的派遣费。
白给的。
只要这些劳动力留在安西,年年都有得拿!
这是雍泰朝的古人们,知晓古今都从未听过的一种合作模式。
朝廷上,还为此争论了好几天。
他们争论的内容,很快就传遍了商都的大街小巷。
商都的百姓,震惊。
大大的震惊!
“朝廷吵了这么多天,到底能不能同意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