」
「哦,明白了......」原来国家是要大举吸引外资。
这样做确实有利,在眼下百废待兴的时期,每增加一笔投资都相当于新增许多就业机会和出口创收。
毕竟此时改革开放才起步,各方面的资金缺口非常庞大。
当然周杰不会错过任何好商机,可现阶段适合搬回来运作的部分相当有限...
医疗器械方面绝不可能考虑——难道真相信洋人会大发慈悲?只要脚一踏上外国土地,下一秒他们肯定会把市场拱手相让!
当前,xx医疗纯粹属于国外企业,而且三成股权还分散于股市,这才得以立足。
一旦离开美国市场等于是自杀行为...
二手车行业也不可行。
尽管技术上能够移植到中国,然而成本问题不可忽视。
再加上股东群体绝不会轻易接受盲目决策...
至于顾问团队更是无从转移 — 它本质上只是一群四处流动的知识工作者,并没有任何固定资产。
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开展业务,在欧亚大陆之间来回穿梭已是常态。
周杰望着眼前的连绵群山,陷入沉思。
「阿杰,你觉得咱那些事业可以搬到国内来么?」老李显然同样在思索这个问题。
「为啥非要迁移过来?我们不能直接在国内另起炉灶吗?」周杰反问道。
「另开公司?还有别的选择嘛?」
「暂时还没确定,不过快了。
」这时几个弟子走来,他眼中闪过狡黠神色。
「这事怕与学生们相关……」
老李立刻领悟过来:「你是说现在国内大学生可是稀罕资源,挖这类顶尖人才进公司不容易啊!」
她信心满满地回道:「那还不简单?给够报酬就行了呗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!」
「你就只知道砸钱...完全不了解国情。
我说,有多少薪水才能让人放弃进入核心部门转而为我们工作?」
听到这里,老李顿时傻眼:「等等...这些学生有资格去机关单位任职?」
「还不一定每个人乐意去呢!给你个例子:这批人以后如果去县政府任职就已经算基层实践了。
如此前景放眼前方,你靠区区物质条件能把他们拉拢过来吗?」
见朋友迷茫的样子,周杰终于支招:「依我看,还是凉拌最好!」
三日后,王总如约造访中关村。
「大致情形就是这样的,上级指示希望能找到一批值得信任的企业家到本土设立分支工厂。
」他把这两天得到的指导意见如实汇报。
对方笑着回应:「这确实是条不错的思路。
这么多年积累的人际网络正好派上用场啦,毕竟选准首个吃螃蟹之人也是门学问。
」
听了这话,对方哭笑不得:「哎呀周教授,您绕那么远弯子干嘛呢?明摆着让您当排头兵呗~」
「其实我也考虑清楚啦,短期内无法转移所有业务范畴,所以心里比您还要忐忑。
不过......」
「明白啦明白啦,你也有想法是不?哪部分项目可以率先迁移过来试验?」
「全然不用搬迁原有产业,不如索性重新启动一项全新事业如何?」
「全新的...那你准备主营什么内容呢?」
「主要包含两大板块。
首先是二手车配套服务升级优化。
我们可以创办专门的汽车配件加工厂供应自身维修站点所需零备件。
毕竟现在通过非法渠道获得零件既违法且效率低,不如整合供应链至本土更高效
这种纪念意义,没人会拒绝。
事实上,当柳妍提出这个概念后,接待她的那位官员立刻就同意了!在谈到土地的时候,还马上拿出了京城的地图给柳妍参考。
“柳总,蓝色标出的区域都可以开发。
我个人建议你考虑这里,虽然接近三环,但这片被规划为未来的商业区,会是京城的核心地段,在这儿建大厦绝对不会错。”
“我们会认真评估这个提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