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:我一点都不羡慕!!
然后吴良又和张浩聊了一下他这几个月在润星的一些见闻。
“3号录音棚里面的钟万明老师是大佬,也算是我们润星镇场子一般的的存在。”
“不过据说钟老师也是我们传媒大学出身,听说很早以前在传媒大学任过教。”
“以前在很多音乐大公司待过,是知名的音乐制作人,尤其是擅长编曲。”
“当然钟老师其他方面也很强,只不过他的编曲是最厉害的。”
“与此同时钟老师人脉也非常广,这也和他以前的经历有关,再加上他比较和善,喜欢提携后辈……”
就这样吴良把整个公司里面主要的一些人员都和张浩说了一下,但是主要方面还是集中在钟老师那里。
毕竟吴良是学的是编曲的,他现在的工作也和钟老师高度重合,平时也经常受到钟老师的教导和提点。
再加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来历,就是汉东传媒大学,所以也更加的亲近。
就这样两人一直聊着,很快时间就过去了。
他们先是聊着公司,随后又聊着以前的音乐梦想,还有就是之前在传媒发生的事情。
最后两人都聊困了,聊累了,最后都心满意足的进入了梦乡。
张浩和王博融入润星也有三四天了,张浩这几天紧赶慢赶,总算是帮王博把两首音乐制作完成。
就在刚才张浩总算对王博演出的音乐满意了,王博从录音棚里面走出来就收到了张浩一个大拇指。
这三天可算是把张浩和吴良累惨了,不过也很充实。
在这期间他们也认识了很多公司里面其他的人员,因为王博的事情很紧急。
所以现在只要是张浩要求的并且合理的,基本上他的所有要求都会被实现。
在此期间,钟万明老师也来过他们的2号录音棚,也给他们做了一些指导。
钟万明老师在看完了张浩两首音乐的编曲和作曲之后,也大大称赞了张浩。
这是一位很和蔼的长辈,一脸慈祥,乐呵呵的。
就是说话有点慢,还有就是他做什么事情都很慢条斯理。
但是钟老师干什么事情都慢条斯理却不代表他效率低,恰恰相反,他的效率很高。
虽然有的时候在他身边待时间长了也会有些不耐烦,但是钟教授可能就是因为是这样的人,所以才能打磨出那么多好的作品。
张浩在钟教授身上能看到那种对音乐的专注,还有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在音乐上面的积累和沉淀,那种拥有的经验和丰富的经历是他们无法比拟的。
张浩在钟教授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最想要成为的样子,同时张浩在平时的相处中看出了吴良最终教授是怎样的崇拜和推崇。
待在润星也已经有三四天了,张浩已经习惯了这里。
平时就是下午5点过来上班,晚上工作完12点下班,中间还有一小时吃饭休息。
如果想要加班或者使用这里的录音棚也可以继续使用,就有点像当初在乐潮乐行一样。
当张浩忙完之后就会骑着他的电动车前往公寓。
随后每天早晨乘坐6:30的地铁前往汉东财经大学,而每天这么早乘坐地铁的时候,其实上面并没有很多的人。
但是有一天早晨,张浩因为前一天晚上忙着为王博修改编曲,弄的很晚才起来,匆匆忙忙的赶着7:30的地铁。
这时是张浩才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早高峰。
那么大一个地铁!是怎么做到前胸贴后背被人挤着上去,再被人挤着下来的?
大家伙就不能早一点起来吗?非要赶一个点!